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鄭隆賓闡述「醫生不變」
2022-06-10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、國內肝臟移植權威醫師鄭隆賓,6月8日晚間應佛光山惠中寺邀約出席「未來與希望」系列講座,以個人經歷闡述「醫師不變」,以其不斷開發創新技術,推動生醫產業及國際醫療的獨到醫療成就,幫助病人走上重生之路。
鄭醫師提到有二種志業不易改變,宗教和醫生。他說,全世界最老的醫生,以114歲高齡在美國小兒科執業73年、台灣苗栗公館鄉福基診所最老的醫生謝春梅,在99歲往生前仍在行醫。這二個案例在在說明醫師守護病人的志向很難變易。
常有人問鄭醫師何時退休?他說,在身體狀況允許下,他仍會繼續行醫,若重新來過,他下輩子的選擇仍是當醫生,並且是外科醫生。提到自己一生堅持不變的部分有四點:救治病人的用心、挑戰困難的勇氣、傳承教學的執著及終生學習的堅持。他也笑稱,壞脾氣和天生的急性子也是很難改變,但還是會慢慢去改變。
鄭隆賓說:「一條線就是一條命」,「一吋山河一寸血」綁線的速度與角度,失之毫厘差之千里,為了培養更優秀的醫師,守護病患寶貴的生命,他傳承教學的執著也從不改變,他嚴格要求年輕醫師落實基本功、確實掌握病情、追根究柢及培養出堅強團隊。
時代在變,行醫也非一成不變。鄭醫師說:醫生不變的是要求自己終身學習,學習「AI人工智慧」、科技部超高齡計畫的「細胞治療」課程,秉著活到老學到老,不斷創新不斷學習,並說不懂AI的醫生可能會被淘汰,AI有速度、精準度、遠度特色,但缺少溫度,醫生看診是需要溫度的,而人工智慧的應用只在輔助診療,也說明外科醫師非屠夫,決定不開刀的醫師,病人能恢復健康才是最厲害的高手。
鄭醫師強調:觀念要變全人醫療,應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。人要如何保持健康不生病,他用壽命預測試驗,從遺傳、生活習慣、型態、工作性質等因素,說明從:一、救治方法和技術要變。二、觀念要變。三、醫學改變,應從養生、保健、醫療著手。最後提出,退而不休,樂觀進取,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,大家每天都要變,且要愈變愈好,這樣的人生才具意義。
鄭醫師提到有二種志業不易改變,宗教和醫生。他說,全世界最老的醫生,以114歲高齡在美國小兒科執業73年、台灣苗栗公館鄉福基診所最老的醫生謝春梅,在99歲往生前仍在行醫。這二個案例在在說明醫師守護病人的志向很難變易。
常有人問鄭醫師何時退休?他說,在身體狀況允許下,他仍會繼續行醫,若重新來過,他下輩子的選擇仍是當醫生,並且是外科醫生。提到自己一生堅持不變的部分有四點:救治病人的用心、挑戰困難的勇氣、傳承教學的執著及終生學習的堅持。他也笑稱,壞脾氣和天生的急性子也是很難改變,但還是會慢慢去改變。
鄭隆賓說:「一條線就是一條命」,「一吋山河一寸血」綁線的速度與角度,失之毫厘差之千里,為了培養更優秀的醫師,守護病患寶貴的生命,他傳承教學的執著也從不改變,他嚴格要求年輕醫師落實基本功、確實掌握病情、追根究柢及培養出堅強團隊。
時代在變,行醫也非一成不變。鄭醫師說:醫生不變的是要求自己終身學習,學習「AI人工智慧」、科技部超高齡計畫的「細胞治療」課程,秉著活到老學到老,不斷創新不斷學習,並說不懂AI的醫生可能會被淘汰,AI有速度、精準度、遠度特色,但缺少溫度,醫生看診是需要溫度的,而人工智慧的應用只在輔助診療,也說明外科醫師非屠夫,決定不開刀的醫師,病人能恢復健康才是最厲害的高手。
鄭醫師強調:觀念要變全人醫療,應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。人要如何保持健康不生病,他用壽命預測試驗,從遺傳、生活習慣、型態、工作性質等因素,說明從:一、救治方法和技術要變。二、觀念要變。三、醫學改變,應從養生、保健、醫療著手。最後提出,退而不休,樂觀進取,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,大家每天都要變,且要愈變愈好,這樣的人生才具意義。
最新消息
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佛像玉石展 藝術弘法洗滌心靈
2025-08-25紐西蘭佛光山供僧緬懷師恩 攜手古董車協會為癌症基金募款
2025-08-25大林講堂舉辦知賓培訓 提升專業素養弘揚人間佛教
2025-08-25怡保佛光青年課程 探討朋友影響力與選擇
2025-08-25多倫多佛青歡迎日 為生命留下信仰足跡
2025-08-25兩岸學子書法交流 千年遺址書院再現文風
2025-08-25普中棒球隊韓國應援 助陣城南高中進鳳凰旗八強
2025-08-25印度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佛學會考 增進佛法理解信心
2025-08-25蘭陽別院首訪同安廟與補天宮 盛邀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
2025-08-25佛光童軍北區初級訓練營 領受自然新能量
2025-08-25
相
關
消
息
與星雲大師再一次靠近 東京論壇回顧星雲大師的智慧與風範 2025-07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齊豫與李建復攜手嗨翻全場 2025-06-30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歐麗娟詮釋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 2025-06-29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2025-06-26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王文靜談住在喜馬拉雅山風光 2025-06-25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月卿分享如何升級自癒力 2025-06-24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謝震武暢談活出上善若水的人生 2025-06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蔣勳聚焦談「祇樹給孤獨園」 2025-06-22